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佩奇文学 www.pqwx.net,最快更新郡主有喜,风光再嫁最新章节!

    萧玉琢还真就去寻了萧谆,没想到萧谆倒是喜欢孩子。

    他虽年老,心性却如同孩子,萧玉琢一说,他就抚掌而笑,“你若真能给我找来这么一帮子的孩子,那我得谢谢你!”

    萧玉琢和十五娘他们商量。

    长公主说的不错,这么大的孩子,且能上得起学馆的,家里都不会请不起启蒙先生。谁舍得把小娃娃送到学馆里去?

    “小孩子且不叫他们住在学馆,每日接送如何?”十五娘提议道。

    梅香咋舌,“这是个办法,可是只怕家里人又嫌麻烦,上族中的族学多简单方便?”

    “校车!”萧玉琢突然说道。

    几个人都看着她,“娘子说什么?”

    “咱们可以做个校车,专门接送启蒙班里的孩子们,各个给送到家门口,安排固定的线路。”萧玉琢说道。

    “若是一辆马车,怎能坐的下许多的学生?若是许多辆马车,学校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对钱财敏感的梅香摇了摇头。

    萧玉琢琢磨着也是。

    毕竟这会儿的交通工具,还是马车牛车,哪儿有现代的校车那般方便。

    可对上重午和长康那殷切期待的眼神儿,她又不忍心叫孩子失望。

    她想了想,让菊香写了征集意见的告示,贴在了学馆之中。

    如今大孩子们的学馆已经开始授课。

    不拘文法,不拘礼教。

    有文馆。却不尽都是读圣贤书的。有专门学画的,也有专门跟着萧大爷读闲杂书籍的。

    有武馆,也不尽都是为了从军从将的,也有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

    萧玉琢这告示贴出去,下头还设有奖赏。

    这些思维已经从固话的文法礼教中,解脱出来的孩子,还真出了不少主意。

    其中有个孩子的想法,引起了萧玉琢的注意。

    这孩子也说可以用学馆的车马来接送孩子,并且由学馆来负责这些孩子在路上的安全问题。

    他还给出了一个设计草图,这图上的车很是精巧,像是有什么机关一样。只需极少的动力,车子便能行动,车厢很大,如同现在的公交车一般,容下二三十个孩子,绝对没有问题。

    萧玉琢立时叫人寻来这个孩子。

    说是孩子,也有十五六岁了。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甚是可爱。

    “见过郡主。”孩子行礼道。

    萧玉琢将他画得草图拿了出来,“这是你画的么?你能给我讲讲这个车的原理么?”

    “是学生所画,这车的原理,乃是根据三国时期,孔明先生木牛流马的原理改化设计……”学生把他的想法细细的跟萧玉琢讲了。

    萧玉琢只觉精妙,可她没太听懂。

    木牛流马她知道,乃是诸葛亮为给前线运送大量的粮草,而造的一种运输工具。

    可不是说,这种技艺早就失传了么?怎的这小小的孩子竟然会?

    “你是从哪里想到的?”萧玉琢问道。

    孩子脸面微微一红,“也不是我想到的,我祖父和父亲都是木匠。”

    这哪里是木匠,分明是巧匠!

    “你家在何处,可能请他们到学馆里来一趟?”萧玉琢激动问道。

    小孩子点点头,他家就在长安城外不远。

    萧玉琢派了人和他一起回家,将他家中祖父父亲,都请到学馆。

    将他设计的图纸给两位一看,他祖父当即就啧啧两声,说他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萧玉琢看着图纸看了良久,也没看出来哪儿有问题。

    果然内行人才能看出门道。

    “这车能造成么?”这才是萧玉琢最关心的问题。

    “加以改良实践,倒是可行。”孩子的父亲比较大胆,当即就十分欣慰的摸着孩子的头道。

    萧玉琢看着这祖孙三代,心里头也萌生了一个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能不能行,还要看他们究竟能不能造出这“木牛流马”一般神奇的车架来。

    留了祖孙三代在学馆里,并叫如今负责学馆的十五娘给他们安排了住处。

    原本他们说回家也能造,且回家里更方便。

    但是想萧玉琢为了她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是把人给留了下来。

    她不吝价钱,让梁生给买来最好且结实的柚木,给祖孙三代做实践。

    重午听说,如果校车能够做好,他就能去学馆里上学。

    他总缠着长公主带他去学馆里,好看看那车造的怎么样了。

    匠人得有一颗不惧险阻,不急不躁,一门钻研的匠心。

    萧玉琢觉得,自己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就是缺少了这种匠心。

    而仍存匠心的匠人,都成了一代大师。

    这祖孙三个是木匠,也是巧匠,更是有匠心的巧匠,他们决心要造好这车,便什么都不论,心思全花在这上头。

    拆了装,装了拆,反复折腾了近两个月。

    那叫林远的孩子,满面喜色的跑去告诉萧十五娘,车子可以试行了。

    萧玉琢当即丢下手中其他事儿,跑去学校参观。

    车子很宽敞。车里尚未安装坐位,但是也高大的能容一个成年人站立。

    前头有类似方向盘的东西,可以掌控车子行进的方向。

    不需牛马拉动。只要两个成年人在车头和车尾踩动,车子就能顺利的行走起来。

    速度虽不若马车跑起来那么快,却也比牛车快很多。

    而且只要道路平坦,车子就十分平稳。

    学馆里聚集了好多先生在观摩这神奇的车子。

    “上去试试吧?”林远的父亲说道。

    能看出来林远是十分激动急切的,他爹和他祖父则沉稳的多。

    在车外头观摩的先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

    林远请了五位成年人上了车。

    他在车前头蹬踩,他父亲在车尾。

    他爷爷坐在驾驶座上掌控着方向。

    车刚一动起来,车上的人都禁不住惊呼一声。

    倒不是害怕,只是惊奇这没有牛马拖拽,只靠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孩子,蹬踩着,就能拖动五个大人的。

    车子在院子里转了两圈。

    林远和他父亲都觉得很轻松。

    便又请上了五位成年人。

    其中有两位身材还比较丰腴。

    十三个成年人,加之祖孙三代,这车上共有十六人了,这个重量可是不轻。

    就算牛车,也不能承载这么多人。

    可林远他们造的车,却仍旧能够轻轻松松的行进飞快。

    “神奇!太神奇了!”有些先生大为惊异,趴在林远和他父亲蹬踩的地方,细细研究。

    “去请吴王殿下来。”萧玉琢忽而吩咐人道。

    学馆的事情,景延年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过。

    他如今不干涉,萧玉琢就已经很满意了。并没有指望他能够多么大力的支持和帮忙。

    她这会儿叫人请景延年,梅香还挺诧异的。

    “娘子不怕将军来了,又摆什么脸色看么?”梅香偷偷问道。

    萧玉琢哼笑一声,“他感谢我还来不及,还敢摆脸色?”

    梅香惊异。

    景延年正在长安,听闻萧玉琢寻他,便来的很快。

    他的确没有摆个臭脸来,但也不见有多么欣喜高兴。

    “今日我们学馆里有个新奇的物件儿,想着对将军定有帮助,所以请将军也来看看。”萧玉琢笑着说道。

    人前她这般称呼他,景延年虽有不满,却只是点了点头,并未挑剔什么。

    萧玉琢这次直接叫上车了十五个大人。

    换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上去蹬车,仍旧是林远的祖父在掌控着方向。

    那两个小厮显然比林远有力气多了,纵然车上的重量以近两千斤,但两个小厮还是能把车子踩得飞快。

    景延年纵然是那种泰山崩于前也能岿然不动的人,此时也瞪大了眼睛,诧异的看着没有牛马拖拉,就跑的飞快的车。

    “这是……”

    “回吴王殿下,这是我们的校车!用人力踩踏提供动力,带动车子。”林远骄傲的说道。

    “两个人,怎么可能带动这么多人?”景延年微微凝眸。

    且看起来那两个人并不怎么费力的样子。

    待车子停下来,景延年亲自上去踩着转了一圈儿。

    他力气大,车子踩起来,十分轻松,外头的人也看着车子跑的更快。

    “神奇!”景延年叹道,“果然是能工巧匠!”

    萧玉琢把他拉到一旁,“若是将这车子投入军中,装备辎重,将军觉得如何?”

    景延年闻言一怔。继而大喜,激动的一双眼眸都生出光亮来。

    “甚好啊!我大夏牛多用于耕地,且牛车速度太慢。马匹却是稀缺。对上突厥,突厥能有十万起兵,而我大夏能有一两万起兵已经是不错了!”

    大夏的骑兵原本就远逊于西北的游牧民族。

    更不可能有大量的马匹投入到后方的粮草辎重运输之上。

    而单靠人力运输,效率极差,耗费巨额。而且民怨横生。

    若是能叫这种人力车投入到军中,自然大为便利。

    能节省下来的人力不计其数,更能提高效率!

    是以三国时期孔明先生的“木牛流马”辎重队,堪称神话。

    “玉玉,当真可以?”景延年激动握住她的肩膀。

    萧玉琢笑看他,“可不可以,岂不是要问将军么?”

    景延年和林氏祖孙三人又研究了几日。

    这车乃是为接送学生所造。若要用于军需,必须在外形上加以改良。

    萧玉琢却在此时和学馆里的几位负责人,及先生们商议。

    在精益文武馆,专门开设工匠科。

    原本专门开设工匠科,那估计是没有人愿意来学习的。

    可是有了那神奇的不用牛马,单凭人力就能在长安街头“飞驰”而过的校车宣传。

    觉得它大为神奇,好奇其构造的,大有人在。

    加之如今加入这工匠科,乃是为大夏的军队造战车,军用辎重车。

    若是大有贡献,说不定能直接举荐入兵部,亦或是工部!

    对许多人来说,可谓是一条光宗耀祖的捷径。

    林氏父子三人。自然成了工匠科的元老级,教授级人物。

    小小的林远,也成了一群或比他年纪还大的学子们的“先生”,他可是高兴坏了。

    萧玉琢请梁生才买来结实的木料,待第一批三辆辎重车造好,送给朝廷的时候,朝廷的嘉奖,就让她挣了一倍。

    圣上还坐在那辎重车上,让他的宫人蹬着车,兜了一圈风。

    龙心大悦,叫内阁拟定,给林家祖父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头衔。

    一个匠人,转眼间成为士族。

    林家祖孙三人,一时间风光无限。

    学馆更是随之名声大振,好多人都打听能不能从学馆里也订制一架这样不用牛马拉的“人力车”。

    更有许多人,抓住了这样的商机,直接报名来学习工匠科,待学成了,岂不是可以直接回去开个专门造这种人力车的“车馆”。

    卖这种新鲜玩意儿给富商大户,也能大挣它一笔呀!

    不过小重午可不管这些,学馆的工匠科一时间成为超越文武馆的大热门,也跟他没关系。

    他缠着萧玉琢,“阿娘骗人,阿娘说待校车造好,就能让我去学馆上学。家里的先生无趣极了,我跟他说‘人力车’他都不懂!”

    萧玉琢无奈。原本是要造校车不错,可是后来不是先紧着造了军需的辎重车么?

    若是不先造好辎重车,岂能得到朝廷的嘉奖?岂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如今借着工匠科的势头,再宣传要开设启蒙班,才是最好的时机呀!”萧玉琢告诉重午道,“等你外祖父,将那两辆新的校车涂绘好,学馆就开始宣传启蒙班了!”

    小重午听闻这事儿还跟外祖父有关。

    便带了自己的好吃的去央求外祖父,好求他快些画好校车。

    萧四爷带着自己的学生,在校车外头作画。

    他们调制了特殊的颜料,可以在木头外头作画,而不会被风吹日晒毁了画。

    这会儿没有丙烯,没有油漆。

    不过却是难不倒爱动脑筋的人,萧四爷他们调制出的颜料,像丙烯和油漆一样,有鲜丽的色彩,牢固的效果,且还没有刺鼻难闻的味道。

    “坚持三五个月不成问题,到时候颜色不那么鲜亮了,就正好再画一次,也算练手了。”萧四爷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和学生们的大作,满意的点头。

    载着萧四爷和其学生的漫画,两辆分外惹眼的校车,招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