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佩奇文学 www.pqwx.net,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一章

    “这、这不可能吧?”

    康嫂结巴道。

    “是啊, 西哥他们刚从王家走,王家人能干出这个事儿?”

    孙桂芳也觉得有些不大可能, “是不是吴三妹乱说的?”

    “反正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杨二奶奶抬起手整理了一下有些乱的头发,“这下王家出名了,但吴家也被人说三道四, 我看最倒霉的还是你吴大嫂和吴大妹还有二妹了!”

    这年头, 嫁出去的姑娘要是出了什么事儿,那就得连带着娘家姑娘或者是嫂子们一起说道。

    “这关吴大嫂她们什么事儿啊?”

    孙桂芳吃惊。

    “这吴三妹到底是吴家走出去的, 那些说闲话的, 可不得把娘家人也拉出来说两句?”

    康嫂一脸厌恶, “我看这王家的事儿有些蹊跷, 就只抓了两个哥哥?”

    “我只听说抓了这两人, 到底抓了几个, 就不清楚了,”杨二奶奶也是出去溜达的时候听赵婶儿说了几句,这不回来立马告诉她们了。

    杨继西干活儿回来, 洗手时就听抱着嫣嫣的孙桂芳说起这事儿, 他很淡定地摇头。

    “绝对没有这回事。”

    见他这么肯定, 孙桂芳凑过来, “梦里?”

    “嗯, ”杨继西笑了笑,“提起也才想到, 毕竟是别家的事儿, 我之前跟你说梦里的都是咱们大院发生的。”

    “知道, ”孙桂芳好奇了,“所以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王家两兄弟被调查后, 并没有犯那事儿,但是吴三妹的婆婆打人,被批评教育了一番,吴三妹因为胡说八道,影响了生产队的风评,被关了几天。”

    杨继西努力回想了一番。

    “那吴大嫂他们有影响吗?”

    杨继西摇头,“没有,吴家另外两姐妹嫁的人家都不错,加上她们本来就勤劳踏实,刚开始外人还风言风语,后面就没提了。”

    毕竟出事的是吴三妹,并不是另外两姐妹。

    “那还好,”孙桂芳把孩子交给杨继西,自己也洗了手,挽起衣袖准备去灶房帮忙,“我去帮忙端菜。”

    “欸,”杨继西抱着嫣嫣往堂屋走,可嫣嫣的小脑袋一直扭看向院子里,嘴里啊啊的,一看就是不想回堂屋。

    杨继西见此,于是便抱着她坐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葱头趴在他脚边,嫣嫣时不时扭头去看葱头。

    “这是葱头,我们家的葱头,”听杨继西对嫣嫣说这些,杨二爷爷忍不住笑道。

    “嫣嫣可聪明了,知道葱头是咱们家的。”

    有时候他抱着嫣嫣从杨大奶奶那边院子过来,葱头从院门那进来,嫣嫣就会指着它。

    “是啊,”杨继西看了看嫣嫣的嘴巴,“最近口水流得多,是不是要长牙了?”

    转眼嫣嫣都四个多月了,有些宝宝长牙早的,已经开始了。

    “还早吧,一般都是七个月后才开始冒头,”杨二爷爷闻言凑过来一起盯着嫣嫣看。

    嫣嫣见眼前又多了一个脑袋,顿时小手挥舞着。

    见他们父子二人盯着嫣嫣看来看去,端着一箩箕大馒头出来的杨二奶奶唤了一声,“进来吃饭了,盯着孩子干啥。”

    身后的孙桂芳则是端着菜,杨二爷爷见此也去帮忙端菜。

    杨二奶奶蒸的馒头香软绵绵,杨继西三人都十分喜欢,杨二爷爷咬了一口大馒头后说道,“我听副队长说,小溪沟后面那片山准备开荒出来,要种茶树呢。”

    “种茶树?”

    杨二奶奶有些惊讶,把嫣嫣伸向馒头的小手轻轻拉开,“怎么想起种茶树了。”

    “隔壁几个生产队都有这个意思,队长能不跟上?再说,这茶树种出来了,生产队的收益不得更多?”

    杨继西点头,“小溪沟和老槐树那几个地方都合适种茶树。”

    上辈子他们生产队的茶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的,后续采茶制茶再由生产队与国营点对接,生产队的收益的确大幅度上升。

    “看来你也挺关注这事儿的嘛,”杨二爷爷笑道。

    早就听杨继西说过生产队种茶的孙桂芳闻言笑道,“这些年,就咱们生产队一直在摸索怎么提高整体收益,别的生产队要么就是种果树,要不就是种花生啥的,咱们这边沙地少,花生也出得少,如果茶树能种出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是这个道理,”杨二奶奶点头,见杨继西吃完过来抱嫣嫣,便把嫣嫣抱给他,自己安心吃饭了。

    第二天下午吴大嫂过来串门时,脸上带着气愤,当着康嫂她们的面,把吴三妹狠狠骂了一通。

    “大妹和二妹还回来问了问到底发生啥的,说她们生产队的人听说王家的事儿后,都说是吴三妹不检点,不然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话!”

    “这不就是说我们吴家姑娘不检点吗?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吴大嫂气呼呼的样子,让她怀里的老四频频抬起头看她,样子十分可爱,杨二奶奶笑着抱过老四。

    “我看这里面的事儿不是那么简单,你先别气,再说,吴三妹趁着鸡瘟回来搞事儿,别人不知道啊?”

    杨二奶奶劝道。

    “我就是气不过,养了她一场,到头来还成了仇人,”吴大嫂叹气,“得亏嫣嫣爹帮忙,不然我月子里吃大亏了。”

    这个情他们都记着呢。

    “谁说不是呢,”康嫂也点头,“我奶水本来就不怎么多,再没补一补,那欢欢和乐乐怕是没口粮了。”

    又过了几天,王家兄弟被放出来的消息传了出来,王老婆子被批评,吴三妹被带走的事儿惊到了好多人。

    得知吴三妹身上的痕迹是被她婆婆打的,吴三妹却趁机栽赃两个伯哥,一时间议论纷纷。

    队长开会时,着重表明了不可以家暴这事儿,强调家和万事兴,最后提起种茶树的日子,因为现在还在翻地打肥啥的,所以再怎么也要三月底才能种茶树了,先提一提,让大伙儿心里有个数。

    “这又是养兔子,又是种茶树的,是不是搞得太多了些?”

    “是啊,这要不就搞一门事儿,不然两头都没有抓住,那才搞笑了。”

    也有村民表示搞太多东西,怕得不偿失。

    但也有人对茶林起了心思。

    “继西,你说兔子的事儿都有人负责,那这茶林要是成了,那不得有人看着?”

    吴和国和杨继西一道回家的,便说起这事儿。

    和吴和国有这心思的人不少,杨继东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他是拉着杨继康在后面说的。

    杨继西想起上辈子茶林好像没有让某几个人固定看管,于是对吴和国道,“茶林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有人看着,我想队长不会特意让人守着的。”

    “这也是,”吴和国拍了拍头,“我是想太多了。”

    “不过于大不是在养鱼了吗?虽然现在只有他家一个小塘,但你们家旁边不是有条小溪,引水挖鱼塘那不难。”

    杨继西提醒着。

    “这事儿我也想过,”吴和国说起自己的担心,“只是住在我们附近的几家人,孩子都多,就怕出事。”

    “拦起来不就成了?”

    杨继西摊手,“再说,你可以拉着那几家人一起干嘛,家人都叮嘱过孩子,孩子更不会往那边跑了。”

    光说养好了就能吃鱼,孩子们就会很听话不会去捣乱的。

    吴和国哎呀一声,“我这个木头脑袋!我回去就和杨承文他们商量商量,杨继南参与了兔子,那这事儿就不找他了。”

    不过还是得说一声,毕竟是一片地儿住着的。

    “继西啊,过来吃玉米耙耙,”杨继西刚进院门,就被杨二奶奶招呼着,他应着,洗了手就进堂屋。

    见桌上的竹箕上放了十几个玉米面耙耙,还能瞧见里面的壳菜和咸菜,这是混着玉米面一起揉的,蒸好后,又在锅里刷上一点香油,然后烙了一下玉米粑粑的两面。

    吃起来又脆又香。

    家里的粮食满满的,杨二奶奶在吃的方面就更大方了。

    “好吃不?”

    孙桂芳问杨继西,嫣嫣被杨二爷爷抱到杨大爷爷那边玩去了。

    “好吃,”杨继西点头,“玉米的清香很浓。”

    “好吃明儿我再做,”杨二奶奶笑眯眯地又拿起一个玉米耙耙,“你爹吃了五个呢,我都怕他肚子撑着了。”

    其实这个年代大伙儿吃的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干活干得多,农忙的时候天刚微微亮就出发了,晚上天黑了才回。

    他们家还好,想吃肉了就买,鸡蛋也是常有的,而且家里还买了年猪,有腊肉吃。

    而大多数家庭是一个月才吃一个肉,所以吃素食那肯定就吃得多了,有时家里的粮食不够,那都紧张干活儿的人,孩子和在家的老人都会少吃一点,就为了把粮食留给挣工分的家人。

    杨继西自打空间升级后,饭量也非常大了,加上他还要上工,干活儿从不偷见耍滑,自然是累的,吃的也更多了。

    所以这几个月杨继西都准备在福窝里囤积粮食,家里有粮,空间里也堆满粮食,这才觉得心安。

    “玉米面细,多吃也没关系,”杨继西笑。

    “他也是这么说的,”杨二奶奶见孙桂芳吃完了,又给她一个,孙桂芳摆手。

    “吃不下了,”孙桂芳吃了三个,又喝了点汤,这会儿觉得肚子撑得很,便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

    杨继西这一下就是八个下肚,这还觉得刚刚好,孙桂芳见此道,“再来碗面?”

    “不吃了,晚上吃多了睡不好。”

    杨继西道。

    “那也得吃饱,”杨二奶奶说。

    “吃饱了,”杨继西帮着把碗筷端进灶房,孙桂芳推开他。

    “你累了一天了,这里你别管,那边锅里温着洗澡水,去洗洗。”

    杨继西见杨二奶奶也进来帮忙,便知道自己没啥用,于是便提着木桶去新灶房那边舀水洗澡去了。

    等杨二爷爷抱着嫣嫣回来时,孙桂芳也忙完了,和杨二奶奶一起给嫣嫣洗了个澡。

    嫣嫣洗澡的时候可乖巧了,大人拖着她的脑袋,她就乖乖地也不捣蛋。

    “咱们嫣嫣的头发又黑又多,”杨二奶奶浇水给她洗头时夸道。

    “胎毛剃了后,还能长这么多,我妈也觉得意外。”

    欢欢和乐乐剃了胎毛,现在两个孩子的头发还没有嫣嫣一个人的多。

    “以后梳大辫子,”杨二奶奶笑。

    “梳两个,”孙桂芳摸了摸嫣嫣的小脸蛋,嫣嫣盯着她笑,孙桂芳只觉得心都化了,“真会撒娇。”

    “可不,咱们嫣嫣可会了,”杨二奶奶满脸赞同。

    翻地打肥结束后,便是育苗的时间,杨继西他们也能休息好几天,想到这段时间县河边的红花也开得好,于是杨继西便带着孙桂芳母女去县里玩玩。

    出门时,杨继西背着一背篓东西,里面是杨二奶奶给准备的,有送给张姨家,有送给杨文清他们,还有孙家那边的。

    嫣嫣的满月酒,张姨家的两个孙子都病了,所以没能过来,但随礼还是托杨母带过来了的,这去县里自然要去拜访才是对的。

    到县里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二人先去了张姨家,张姨带着两个孙子在家,见他们来高兴得很。

    “我来看看小嫣嫣,”在孙桂芳把孩子放下时,张姨赶忙将嫣嫣抱过去,瞧着变化极大的嫣嫣,她笑道,“嫣嫣长得可真好看。”

    栓子和锁子伸长脖子要看,于是张姨便坐下,让他们兄弟只能看,不能动手。

    “她就是之前姨姨抱着的小娃娃吗?”

    栓子记性还不错,问道。

    杨继西他们正在喝水,面前摆了水果和糖,闻言,孙桂芳点头,“刚出生的时候你们还去医院看过呢。”

    “我记得,”栓子背着小手,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长得真快啊。”

    这幅样子让三个大人一笑。

    锁子年纪更小一些,他完全不记得这个妹妹了,只是好奇地看向孙桂芳的肚子。

    “怎么了?”

    孙桂芳冲他招手。

    锁子盯着她的肚子小声道,“姨姨,你藏在这里的西瓜呢?”

    之前锁子问孙桂芳的肚子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会藏小娃娃,杨继西被缠得问久了,便说里面是瓜,瓜熟蒂落,就生了小娃娃。

    锁子就以为里面是甜甜的西瓜,所以记得很清楚。

    孙桂芳闻言哭笑不得,她瞪了一眼心虚的杨继西,“姨姨之前没藏瓜,就藏着妹妹,妹妹现在出生了,姨姨当然不用藏着她了。”

    锁子听不懂,反正瓜没有了。

    他便又来到张姨身旁看正精神的嫣嫣,“她好小啊。”

    “所以咱们锁子是哥哥,你得保护嫣嫣妹妹,知道吗?”

    张姨笑道。

    “好。”

    “我也要保护妹妹!”

    栓子拍着胸口道。

    在张姨这吃了午饭,给孩子换了尿布后,二人便带着嫣嫣又去了杨文清家。

    杨文清一个人在家,这些日子他挺不好过的,有时候做梦梦见孙玉兰,对方也不说话,就站在杨继西他们的院子里,转过身看着他笑。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孙玉兰时的情景,如今却成了他的梦。

    过年的时候杨继西夫妇也带着孩子过来拜了年,现在又见到他们,杨文清挺高兴。

    “嫣嫣又重了一点,”杨文清给他们泡好茶,拿了点瓜果啥的放在桌上后,便抱过嫣嫣感受了一下道。

    “可不,”杨继西点头,“手臂都一节一节的了,像莲藕。”

    孙桂芳掩嘴一笑,并没有反驳,因为嫣嫣确实白白胖胖的。

    她吃得好,奶水也足,嫣嫣口粮多,当然也跟着长。

    “真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