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佩奇文学 www.pqwx.net,最快更新反白莲正墨莲最新章节!

sp;   李和再转身,对皇上说:“五日前,臣因有事耽搁,误了出宫时辰,那时夜已深,因不熟识内宫路,误行至内苑,无意中看见一白衣跣足的小女孩,那女孩子便是宁安公主……当时臣并不知公主身份,只以为是宫中的小宫女。”

    “哦?”皇上问,“那她当时在干什么?”

    李和看了宁安公主一眼,宁安公主也同样看着他,看样子已经认出了他。

    李和道出实情:“她只是在哭,一直哭,并没有任何不轨行为。”

    一旁的沈贵妃露出欣慰的笑意:“并无偷窃藏匿罢?”

    李和摇头,肯定地答:“没有。臣与公主虽然打了照面,但并没有说上一句话,公主即刻离开了,臣从始至终都未见她藏匿赃物。”

    “一派胡言!”方皇后有了怒气:“那金丝连珠玉镯怎么说?”

    李和的思维被她问句搅乱,稍稍理清思绪才道:“臣进宫还不到一月,从未见过公主,更没见过公主的那只玉镯,但那日公主离去时,臣确实有见她手腕上戴有一串珠子,是由金丝环绕的灰色珍珠串连而成,但是具体有多少颗珍珠,臣并未细数,若公主那只金丝连珠玉镯确实是长这个样子,那臣可以为宁安公主作证。”

    若能证明公主临走时还带有手镯,那就说明那镯子是在之后被人偷走,放至湖边诬陷公主的。

    “你确实大胆,不过你看错了,公主的那只玉镯上的珍珠并不是灰色的。”方皇后因抓到李和证词中的错处而高兴。

    李和却是淡定的一笑:“皇后娘娘不知,臣见到公主那晚,夜色漆黑,若珍珠本身不是灰色,那就只有一种颜色了。”

    “什么颜色?”

    “粉色,只有粉色能在夜色笼罩下呈现出灰色来,所以公主那只金丝连珠玉镯上的珍珠,若非灰色,一定是粉色的!不知臣是否猜对?”

    李和一步步的推理,不禁让殿内诸人刮目相看,深感佩服。

    皇后一时无言,须臾,只听一旁康妃笑而赞道:“好!好!好一个智勇双全的孩子!”

    皇上闻听此言,扭头看向康妃,突然发觉已经好久没看见她了,今日她梳着抛家髻,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衣衫,虽趁的她十分温婉,可性子依旧那样爽朗直快。

    “你分明是受人指使,才罔顾天威,敢作假证!”方皇后指着李和道。

    “那敢问皇后娘娘,臣有几点疑问,娘娘是否可以作答?”李和毫不畏惧的再次发问。

    皇后还未回答,皇上却已经点头同意:“你问吧。”

    “臣有三问。一,皇后娘娘既然知道这夜明珠乃是五日前夜里所丢,时间如此清楚,那为何当时不寻,而至今日才追究此事呢?二,为何娘娘仅凭一串金丝连珠玉镯便认定是宁安公主所偷,而不是别人有意陷害?三,此夜明珠既为珍宝,必然被娘娘束之高阁,精心保管,宁安公主很少来中宫,为何对中宫格局那般熟悉,竟知道夜明珠藏在何处?且不说公主每日出门必有众多宫人跟随,就连中宫每日也有几十个人伺候洒扫,为何无一人发觉,宫人失职,皇后岂不是亦有过错?”

    李和一连串思路清晰的发问,方皇后听的赧颜汗下,殿中众人却都觉得大快人心。

    “放肆!”伍氏十分精明,听到此处,直接朝李和走近,一抬手,一记耳光闪电般落在他的颊上,那一瞬间的声响在寂静的宫殿中尤为清晰,李和被这一巴掌扇的站立不稳,踉跄后退。

    “你凭什么打他?”公主拍案而起,立刻就要冲过来,幸而被沈贵妃拦住,但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你这个恶毒的女人,怎配为国母?你害死我母妃,害死我姐姐,如今又要害死我!”

    李和好不容易才站稳身形,抬手擦拭嘴角,衣袖上立刻沾染了血迹,伍氏那一巴掌极狠,已经将他的嘴角打破,鲜血点点渗出。听见公主哭泣,他又闻声望去,见公主已经在沈贵妃怀里哭的梨花带雨,须臾又抬起头来,一双泪眼凝视着他,他与公主目光有一瞬相触,但觉她眸光里满是委屈与无助,他霎时心中也跟着一恸,深深低下头去。

    皇上不顾女人之间的战争,只是看着刚刚挨完打的李和,反问:“现在呢?还是依旧不改证词吗?”

    李和漠然垂首。类似的折辱在他从出生到现在的十二年里,已经并不鲜见,如何悄无痕迹地将此时的羞耻与恼怒忍下去,是他最拿手的本事。就忍辱而言,他尚不是最佳修炼者,虽做不到主子打左脸,再微笑着把右脸奉上,但至少可以保持平静的表情,沉默的姿态。

    “臣,不敢欺君!”李和忍着脸上痛意,仍旧坚决的张口回答。

    皇上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问道:“你叫李和,裕王的伴读,李猛的侄子,是吧?”

    李和颔首默认,心里有些慌张,不知皇上对他有何惩罚,只求不连累其他人,尤其是待他很好的裕王。

    “很好!”皇上居然赞赏他:“你很有魄力。”

    李和惊讶的抬头,正好看见皇上那欣赏的笑容。

    旁边的方皇后还欲辩解,皇上却是一脸沉痛的看向她:“皇后没有调查清楚,就胡乱猜测公主偷窃,如今面对质问却方寸大乱。今日丢了夜明珠事小,明日连凤印也丢了,岂不事大?”

    皇后惊动,她明白这是皇上的警告,吓得慌忙往后踉跄半步,幸而被伍氏扶住。

    皇上愤然离去了,宫中诸人也纷纷起身告辞,对这位失魂落魄的皇后并没有丝毫可怜,很明显,大家对她这种不耻行径早已见多,而且也是极为痛恶的。

    李和也趁机离去了,他现在可不敢与皇后独处一室,待皇后翻过脸来,定要报复他的。出了中宫,便急忙往清凉殿的方向走去。

    不知不觉又行至北苑湖边,李和蓦然停住脚步,那位小姑娘又出现在他前面,只见她背靠在不远处的大石头上,清风拂过,额前青丝被吹起,她眯着眼,仰头享受着微风的爱抚。

    一些太监侍女站在她身旁,沈贵妃亦是满脸慈爱的望着她。

    “参见贵妃,参见公主。”这次,他没有上前,只是恭敬行礼。

    公主扭过头来,看清是他,立刻提着裙子飞奔过来,像一只绯红的蝴蝶翩然而至。

    公主本来是笑着的,可看到他脸上的红伤和嘴角的瘀血,便微微皱起了眉头,眼里带着一丝担忧与愧疚:“你,还好吗?我听说你是三哥的伴读,料想你一会儿必然回清凉殿,特地在这里等你的。”

    “等我?”李和有些受宠若惊。

    “是呀,你为了我都被那“老巫婆”打了,现在怎么样,还疼吗?”公主踮起脚,伸手触碰他的伤口。

    那样近的距离,连她身上的玫瑰香粉味儿都清晰的闻见,李和连疼痛都忘了,只觉的心慌意乱,急忙后退了几步,拱手回道:“没有大碍,谢公主关心,臣只是实话实说。”

    公主怔了一下,掏出丝帕来,又往前进了一步,抬起手,轻轻为他擦拭嘴角血迹。

    “我那晚也打了你一巴掌,所以你才害怕我,是不是?”

    公主的脸近至眼前,李和呆立住,已经忘了回话。

    只听公主又自顾自的说道:“唉,我那时也并不知你是谁,往后我不再打你便是了。”

    可若公主知道往后情形,便知这句话是说早了,可此时她的确是真心实意的。

    “公主。”崔婆婆几人站在远处唤她,公主年纪虽小,但与外男举止太过亲密,仍旧是不合适的。

    公主扭头冲崔婆婆吐了吐舌头,样子调皮古怪,令人发笑。随后她将丝帕塞到李和手中,又从袖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盒递给他:“这是上好的药膏,我让崔婆婆找出来的,以前我摔伤了,崔婆婆总是拿这个给我涂抹,瘀肿就消的很快。”

    李和拿着药膏再三谢过,公主道:“我得赶紧回去了,沈娘娘和崔婆婆她们还在等我。”

    公主转身跑开,很快投入了沈贵妃的怀中。

    李和痴痴的望着小公主,见她们逐渐走远,没了踪影。

    明朝皇子出宫开府之前,都是聚在文华殿由讲读官们授课讲学。

    历代皇上通常都会选民间俊秀或王公贵族之子入宫伴读,当今皇上女儿甚少,大公主亡故,二公主与四公主皆早夭,只留下三公主宁安公主与五公主嘉善公主,因怕两位公主孤单,于是皇上便下旨让宫外的郡主们陪两位公主一起读书,又选了几位王侯家的小姐们伴读,男女之间用一张屏风隔着,算是稍稍避嫌。

    讲读官是翰林大学士徐阶,一个三十多岁的儒雅书生,长得很端正,虽然严厉,但学问极好。他教男子学问,却从未放宽对女子的学业,虽然兵法政治之类的学问,他很少同女子们讲解,但古诗经文他必让女子也精通,而且闲时便要查看她们功课,不论是皇子还是公主,贵女还是伴读,只要稍有偷懒懈怠,他必要严斥一番,因此大家都对徐师傅又敬又怕。

    那日,徐师傅命众人默写出师表,偏偏三公主没背,只写了两句便想不出来了,见周围人也是愁眉苦脸,料想求助希望不大。

    夏日午间炎热,窗外绿柳成荫,树上婵虫不住的鸣叫,殿中放着大冰块解暑,徐师傅正在前面的椅子上点头打着瞌睡。

    公主悄悄移动了凳子,趴在屏风上观看另一边的风景,只见男子那边也有好几人抓耳挠腮,半天未写出一个字来,还有的人早已放弃,偷偷玩闹起来,倒是裕王身旁的李和,一脸认真,已经行如流水的将出师表全文一字不差的默写于纸上。

    公主心下一喜,揉了一个小纸团朝李和飞快的扔了过去。

    李和正专心默写,纸团从天而降,稳稳的落在他面前的案桌上,他吓了一跳,伸手打开,只见皱皱巴巴的纸上只有四个娟秀的小字:默完丢还。

    李和抬眼望去,看见三公主小小一只,两手紧紧扒在屏风之上,只露出上面半张脸,身形摇摇晃晃,似有站不稳,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正小心翼翼的往这边看来,拼命的暗示他,他当即心中了然,急忙又将出师表在小纸上草草默写一遍,趁众人没察觉,急急的丢还回去。

    裕王在旁将二人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却早已习惯,只是一笑了之,并不拆穿。

    公主得了答案,急忙低头抄写起来,却忘了再察顾周围,更不知徐师傅早已醒来,恰被他人赃俱获的抓了个正着。

    “徐师傅!”三公主一惊,那张皱皱巴巴,写满小字的纸张已经被徐师傅拿在手上了。

    “哦,看字迹,臣便知又是那位“好心人”帮忙了。”徐阶一边盯着纸上的字,一边往屏风那边瞥了一眼,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被两边人都听见。

    屏风那边的李和听闻此话,自知错处,只低头不言。

    公主却满脸委屈的大声申辩:“那出师表太长,师傅不过只讲了两遍,也没说让背诵,自然没几个人能全文默写,分明是故意刁难我们。”

    徐阶听了公主这番话,倒也不急,只笑着反问:“那三公主的意思是,只要是臣说过要背的东西,三公主都能背出来吗?”

    “那是自然!”公主肯定的回答。

    “那好,去年臣让众人背过李太白的一首诗,名叫《长干行》,公主且给臣背一背吧。”

    公主张张嘴,刚才的自信已全然没有了,因为那是去年学的诗,她并不曾温习,当年背诵时便磕磕绊绊,如今更是浑忘了,经其他人偷偷提醒,这才想起第一句来。

    “妾发初覆额,折......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无嫌猜,十四......十四......十四......”公主声音越来越低,再也背不出来了。

    “十四什么啊?后面呢?”徐阶捋着短短的胡须,有意提醒:“那公主想一想,自己十四岁时会干什么呢?”

    “嗯......不知道。”公主依旧茫然的摇摇头,她想不出来,那还有好几年呢。

    徐阶刚要皱眉,只听屏风那边突然有人朗声接下去:“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徐阶不言语,只听那边背完这两句后,才稍稍露出笑容,一脸欣慰的赞道:“明则的记性,向来是极好的。”

    明则,是李和的字,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